☆返回首页 ☆大师小传 ☆大师文章 ☆大师唱片 ☆大师影集 ☆大师在中国


☆大师在中国

☆吉他大师大卫罗素上海音乐会印象


作者:YanFeng

  自己最喜欢的吉他演奏家,终于出现在眼前,激动啊。罗素相貌纤细文雅,正和想象中的一样。带一点苏格兰口音,介于贵族腔和乡下腔之间。

  然后是音乐会,先长话短说吧:相当失望。看到舞台上麦克风,我心里一沉,有不祥的预感。

  第一首曲子从没听过,相信绝大部份听众也如此。第一个音出来,我的预感被证实了:这很不像CD里听到的罗素的声音嘛。干干的,硬硬的,很响,还有点电声的余韵。观众在我印象中已是最好的一次了,不但全满,而且噪音不大,手机只响过一次。但是显然罗素有点不在状态,一开始就弹破音。题外话:索尔的这首从未听过的曲子好像非常出色,很想找到谱子。 格拉纳多斯的西班牙舞曲5,10号,更糟糕。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听出的破音更多。5号一点西班牙味道也没有,泛音的那一段也没有了。弹10号的时候,他好像已经很累了,一副力不从心的感觉。不过,无论如何,比当年听铃木严音乐会弹得好。

  但是从戈雅之画开始,罗素进入了状态,这首曲子弹得很棒,只有一个地方有微弱的破音。这时,我对艺海剧院糟糕的音响条件已经开始适应(或者说麻木了),能够透过电声,再结合自己的记忆,捕捉罗素式音色的精魂。于是,罗素的声音就能够听出5,6成了。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戈雅之画中一大串的连滑音罗素弹得一气呵成,让我听得十分过瘾。这首曲子我最喜欢的录音是帕肯宁的,但罗素一点也不比他差。 下面的四首苏格兰民歌小品看来是罗素的拿手好戏,又没有太多的技巧负担,那种悠远而又深情的苏格兰韵味,看来也是流着苏格兰血液的罗素把自己的生命融进去弹的。

  下半场第一首就是恰空。重中之重啊,摒住了呼吸···咦,他弹的也不是塞戈维亚版本,比塞戈维亚的音少,比罗梅罗的音多。可能是他自己的改编的。他不是刚灌了巴赫专集吗?他弹恰空应该肯定好啦,我是多么喜欢他的亨德尔和斯卡拉蒂啊!但是,糟糕,他弹的恰空应该也是很好,但这个恰空不是我心目中的恰空。我最喜欢的罗素是他的严谨和控制。可是在这个恰空中,我倒觉得他太自由和奔放了。他把庄严宏伟的恰空弹得太有弹性了。中间转到D大调的那一段,他好像弹得比别人慢,我特别喜欢那一段罗素在低音弦上发出的音色,非常像管风琴,美妙绝伦。这时候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忘掉了剧场的糟糕音响。后面的琶音他改编得和别人完全不一样,很好。

  终于盼来了塔雷加。罗素可是公认的塔雷加专家啊。这回罗素没有让我们失望。一开始的摩尔舞曲就把大家镇住了。这首曲子我也摸过,也听过其他人的录音,可是从来没有听到像罗素今天晚上弹出的这些味道。后面的几首小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听得很过瘾。唯一不满足的是最后的高潮威尼斯狂欢曲,一首深受我国吉他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他弹得很好,只有一点点破绽。应该说不太会有人比他弹得更好了。可是我认为这是一首很没有意思的曲子,纯粹是炫耀技巧的,没有什么音乐性。
同样是炫技的“大霍塔”,我认为音乐性要好得多。

  有趣的是,罗素在奏这首曲子中间一段滑奏技巧的变奏时,使用了一种类似恶作剧的手法,把向下的滑音故意奏得非常矫情、做作、夸张,产生了一种非常滑稽的效果(我终于体会到“滑稽”的“滑”是怎么来的了!),这一段弹到末了,罗素自己也绷不住笑了。看来,严谨、控制、羞怯的罗素,也有他放纵、胡闹和孩子气的一面。这一段很妙!

  加演:我一听说是《西班牙小夜曲》,很紧张,生怕他不弹《梦中的森林》,那可就大亏了。《西班牙小夜曲》是好曲子,可我相信这不是罗素拿手的货色。果然!比罗梅罗差。加演第2首——拼命拍手啊——哈哈,《梦中的森林》!多么奇妙的轮指啊,我敢打赌肯定比威廉斯的要好很多。虽然比不上CD里的(那简直是完美!),但是我也满足了。

  结束了,可惜啊,结束了,虽然有这么多的遗憾,可是我是多么希望这个音乐会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混进了后台,本来有很多问题想问罗素的,可看他实在是太累了,就不想问了。后来,他从厕所里出来,正好停在我身边,就问了两个问题:1. 恰空中间D大调这一段速度是否太慢,和前后有所不符?罗素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这一段情绪上是需要慢下来的。他太太在一边好像在说他并没有太慢,和前面是一致的。太吵了,没有太听得清。2. 对剧场的音响效果是否很不满意?答:很不满意,很不习惯。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送上了车。

音乐会照片(小麦吉他提供)

 

welcome to the David Russell's chinese website !欢迎访问大卫.罗素中文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