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的音乐性与技巧性…… 每天在弹琴之前都会花上很长的时间练一下右手技巧,轮指啊,分解和弦啊,音阶啊……尽管感觉已经很快了,但老师还是让我达到更高的一个程度,在这里只是想阐述一下自己关于古典吉他的一些观点。技巧是为了音乐而服务的,同样是大教堂,山下这家伙弹的飞快,而再听听威廉斯的大教堂,顿感其余音绕梁三日而无法忘却的感觉,当然我很佩服山下的速度,那几乎是不可超越的,但在心目中最喜爱的永远都是威廉斯。练琴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那不是为了技巧而苦练,最终目的还是想表现好自己弹的音乐。那又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我更注重的是音色,这就要考虑用最佳的拨弦方法和拨弦位置,同时注意左手揉弦的力度和频度。加上投入的表现力,别人听到的应该是一首音乐,而并不是单单是那200一对四的轮指。 呵呵,好了,小生出来驾到,浅述一下自己的弹琴心得。希望能在这里交到更多的朋友。
音乐性是个很玄的东西,谁都会说谁都知道音乐性最重要,可这东西不是想好就好的,跟很多因素有关,如人的性格、学问学识、生活上的遭遇、人生观的看法……就好象前几天的那个贴“科庸巴巴”,有人将它说得一文不值,有人将它说得“此曲只应天上有”。那也该说明音乐很多时候是很主观的。还有一点,就算知道这音乐要怎么样表现,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可是最终怎么样才能用乐器来表现出来,这也是个问题啊,我想也只能靠多练多听多想吧。要有悟性,只能潜移默化。最后如果有个什么大师之类点你一下,那就胜读十年书了。 施主~~一切随缘吧~~~~~
提高音乐性有一个必经之路,那就是多听。 要各种音乐都听,器乐声乐民乐西乐,严肃高雅音乐,流行摇滚音乐;要多听大师们的作品,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各种体裁;老巴老贝老柴的,莫扎特海顿波拉母斯。。。。。 正如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作也会吟。
欢迎继续讨论:
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11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