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吉他 >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 > 正文

巴赫音乐节奏的典型特征及演奏纲领

2003-3-4日 9:24 阅读:次 作者:abada [ ]


威廉斯谈到他于塞格委亚弹巴赫的区别,是强调稳定的节奏律动,这一点是于浪漫派巴赫的区别,无疑是对的。
但是,威廉斯对巴赫节奏的理解,却不完善。

巴赫节奏的典型特征,是旋律或动机的“弱起”。抑扬格动机,要求在弱拍起,强拍收,而一个动机就象一个单词,一个动机之内最好连贯、不要换把。

越是在小节线的地方,越要连贯,这样才连贯舒服。反而可以在小节线后的第一个音弹出来以后再换把,给这第一个近似于收束的强音做些断奏、稍许延长或停顿都较可。弱起动机到强处收,收完再弱起,这样弹巴赫较舒服。弱拍上的短音符走向强拍上的音符时一定要做到连贯不断,而强拍上第一个音倒是可以“断”一点。

有些演奏家(如威廉斯)手指技巧很高,但是演奏巴赫总有不流畅的感觉,其实就是在小节线上“换把”或“断奏”常常就会产生不良效果。如果在小节线后的第一个音出来后再换把或断奏,就既可以减少手指技巧难度,又不影响巴赫音乐“弱起强收”抑扬格动机的流畅。----另外,年轻时威廉斯跟塞格委亚一样,演奏巴赫时不时出现换把的滑音----滑音放在巴赫音乐中是俗气的。现在的威演奏巴赫好多了。
-------------------

巴赫怎样形成抑扬格、弱起的动机节奏呢? 

1、用延留音形成后面节奏的弱起动机,如: 

巴赫怎样形成抑扬格、弱起的动机节奏呢? 

1、用延留音形成后面节奏的弱起动机,如: 

(0***)|*---(-***)|*---(-***)|*--- 

应当演奏成其中音四个****连贯流畅的一个动机,而*---倒可以断奏为*-00

2、在强拍强位设休止符、而在弱拍或弱位起始动机或乐句,如: 

(0***)|*---(0***)|*---(0***)|*--- 

或 

(0*)|*--(0*)|*-- 

与使用延留音节奏一样。 

3、细分弱位(如一拍中弱位的后两个十六分音符),如: 

(00**)(*-**)|*- 

见《平均律第一册》第二首赋格。 

4、强位加附点使其后的弱位音变短而形成弱位的弱起动机或乐句 

(000*)|(*---*)(*---*)(*---*) |*--

见《赋格的艺术》第二首。 

5、自强位到弱位上大的跳进,跳进到弱位之后开始级进(如果继续反折跳进,则形成隐伏声部,其中必有一个隐伏声部是切分节奏) 

如: 

(1654)(3765) 

实际上,第一个1是1音之前面动机的结束音,新的动机就是6543,从4到3必须流畅,而3弹出后到可以稍稍延长或停顿。 

这种在巴赫音乐中也比比皆是。 

6、用先现音(特别是先现的倚音) 

就象阿勒曼德或库朗特舞曲的开始,都是先现音开始,如:: 

(0003)|3---- 

《平均律第一册》#F小调第14首赋格,对题中有一些先现音。演奏家们常演奏错误,没有演奏成抑扬格。先现音必然是抑扬格的,应当和后拍的重音组成一个动机词汇。33必须连贯奏出。 

-------------------------------- 

通观巴赫《赋格的艺术》,用一个主题,用上述不同的节奏,作出种种的赋格曲,可说是各种抑扬格节奏的典范呈示。另外, 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BWV582 中,也提供了种种弱起节奏的示范。还有恰空。

------------------------------------
(但把拍子强弱理解为演奏力度的强弱是幼稚的。拍子的强弱是和声与音符变换的关系。我曾说巴赫喜爱把转调的属七和弦放在弱拍----反而力度上要强奏,而把临时主和弦放在强拍----但常常不能太强奏。不能按拍子强弱弹演奏力度的强弱----常常反过来倒可以。

观察巴赫赋格的频繁转调,大多数情况是:将某调的属七和弦放在弱拍上,而主和弦(包括临时调的主和弦)出现在小节线后的第一拍上。

主和弦(包括临时调的主和弦)代表已经解决的和弦,虽在强拍位置,但也不能太强奏。

所以,通常强拍上的主和弦(包括临时调的主和弦)往往反而不要太强奏(太弱也不好)以利于形成解决感,而弱拍上的属七往往反而要强奏以加强紧张度。但若是强拍上有强倚音(不象通常延留音那样用连线与前面小节的音连通),则强倚音要强奏。)

------------------

最后,演奏巴赫,不能每个音符都重力爆出,巴赫绝对是拒绝暴力的。

他的音乐应演奏成:当你注意时,他的内容无比丰富;而当你不注意时,也是不惹人烦的“轻音乐”。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