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锦城艺术宫原来是成都最好的音乐厅,说是音乐厅,实际上是大礼堂。叶老师从首到尾包括协奏部分都没有用扩音设备,其功力真的是相当的深厚。由于音乐厅的结构不好,使得本身小音量的吉他的音量较小,但是由于叶老师的音色纯美加上极佳的音乐表现,使我们并不在意音量的小,不过我还是认为,如果有好的扩音设备的话,最好还是用上扩音设备。 吉他村论坛上,网友秦山的评论很详细甚至入微,其中还有不少文学性的描写,如“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有不少感情丰富的女性观众几乎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舞台上的演奏家,有的甚至于眼框中还隐隐闪烁着泪光。”。无论是否有夸张(我猜想可能有文学夸张),但,至少我对于叶老师的演奏是真的感动了。
改编自萧邦的钢琴音乐《圆舞曲》与《夜曲》(泰雷嘉编曲)给我印象很深,因为以前我听过吉他演奏萧邦,实在是觉得吉他不应该演奏萧邦,因为吉他和吉他的技术根本无法表现萧邦华尔兹的轻快和流畅,更无法奏出萧邦的钢琴华尔兹的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但是叶老师的演奏给我的感觉却很好,他将华尔兹弹奏得很美,不但表现出了吉他的特色,也表现出了与钢琴不一样的流畅。而且音色确实很美,其独特的吉他音质与韵味与钢琴完全不同,是另一种萧邦的神韵。《肖罗曲-唯拉.罗伯士》的舞台效果非常的好,拉丁美洲的音乐确实是很符合吉他的特性的,叶老师的演奏潇洒自如,节奏和力度都给人有舞的感觉。
下半场全是吉他与弦乐的协奏,这也体现了真正的职业演奏家的实力,包凯里尼的《第四号吉他五重奏》给人的冲击很大,特别是末乐章,他是音乐会的高潮,音乐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着人们的听觉,吉他在充满弦乐的空气中显的从容不迫,如绅士一般的应和和歌唱,叶老师确实有大将的风度,其沉稳和对音乐的控制能力确实让人敬佩之极。 音乐会的感想还有就是:要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演奏家真是太不容易了,像叶老师那样不断的开音乐会,不断的变换演奏曲目,且功底深厚的演奏家,国内真是太少了。
19日晚上,叶老师在西南财经大学的讲座非常成功,他面对的是一些大多是对古典吉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大学生,讲座中他指导了几位爱好者的演奏,讲解通俗而不失严谨,示范精彩而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