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吉他 > 电吉他人物 > 正文

雷鬼乐传奇:牙买加民族英雄鲍伯·马利

2004-12-9日 11:1 阅读:次 作者:tiger转 [ ]



“脚上并无枷锁,但我仍不自由!”
  当马利发现他用音乐可能会拯救一个受难的民族或无数个受难的民族后,他也就从雷鬼乐的肉身中又一次吸饱了力量。“哭泣者”的专辑《出埃及记》讲述的是各个古代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领下为寻找自由而从巴比伦出走的故事,而马利也在音乐的思考中找到了他的信仰——拉斯特法里教。马利为什么会信任音乐之外的东西呢?“拉斯特法里教赋予牙买加人民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这个教派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并带来一种共同的目标,这个教派也将他们领出了目前短暂的苦难,给他们力量来发展壮大并永远离开他们过去居住的聚集地。”巴比伦可能就代表着一切邪恶的力量,无论是一个地方,一个人,还是一种政治或文化。
  70
年代初期到中期,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历经一个巨大的转折,他们从前的偶像都已成了社会名流,狄伦成了一名模范丈夫,列侬也已无话可说。而这时,马利的歌词就像一堆干柴中的一根火柴,觉醒的青年听着他面对面的诉说。有人说马利身上集中了60年代摇滚乐曾经为之奋斗的一切:一个真实的街头诗人,一贫如洗,用歌声唱出他自己的情感希望和周围人们的信仰。马利的歌在牙买加的街头血战中一次次变为了现实,而他却不得不疼痛地看到:虽然他已唱了一遍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可人们依然宁愿跪在奴隶主的脚下长卧不起。马利一次次离返家园,正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面对着他脚下的土地,而他却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收割到更多的希望。而对那些生活和战斗在密密层层灌木丛里的战士们来说,马利的歌声就是他们永远的希望。
 

马利一生的大事与小事

1945
26日,罗伯特·纳斯特·马利在牙买加圣安妮出生。
1957
年,马利随家迁往金斯顿。
1960
年,马利结束学业,成为一名焊工;发行第一张单曲《别去判断》。
1964
年,马利组建哭泣者乐团。
1966
年,刚度过21岁生日的第4天,马利与丽塔·安德森结婚,第2天马利就离家去了美国。
1967
年,马利收到美国政府参加越南战争的征兵令,于是马利全家回到牙买加。
1968
年,马利去欧洲为美国IDA公司录制背景音乐。
1970
年,哭泣者自组公司最佳勋章,这是马利在贫民窟时的绰号。
1971
年,哭泣者与岛屿公司签约。
1973
年,哭泣者发行第一、二张专辑《抓住一团火焰》和《燃烧》。
1974
年,发行第3张专辑《整洁的恐怖》后,哭泣者的两位成员退出乐团。
1975
年,发行第4张专辑《现场》。

3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出自: 吉他中国论坛

 相关新闻
-汶麟与妙乐队参加纪念Bob marly的雷鬼之夜演出 (2005年5月14日)
-霹雳啪啦吉他一族—NovaMenco五重奏 (2005年2月21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贝斯演奏者:Jaco Pastorius (2004年9月1日)
-最佳现代爵士专辑奖得主—MARCUS MILLER“M2” (2004年7月1日)
-“血鼓精神”爵士四重奏参加2004迷笛音乐节 (2004年4月9日)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